LINE隐私政策

Rate this post

一、LINE隐私政策的核心内容

1. 数据收集范围

LINE会收集用户的使用行为数据(如通讯对象、时间、已读状态、撤回消息记录)、设备信息及位置数据,以优化服务、防范诈骗和提供个性化广告。企业账号与用户的通讯内容(文字、贴图、视频等)也会被收集,但官方声称采用点对点加密保护。

2. 用户同意机制

使用LINE前需勾选同意隐私政策,包括三项内容:

  • 同意隐私条款更新;
  • 允许为行销目的使用个人数据;
  • 允许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服务。
  • 若用户拒绝勾选,则无法继续使用服务。

    3. Cookie与行销用途

    LINE隐私政策

    用户首次访问需同意使用Cookie提升体验和分析性能,并接受行销内容推送,但可通过隐私设置管理偏好。

    二、用户如何控制隐私权限

    1. 调整数据分享设置

    在「隐私设定」→「提供使用资料」中,可手动关闭以下数据共享选项:

  • 聊天室资讯(贴图、表情使用记录);
  • 广告优化相关数据;
  • 服务使用行为分析。
  • 2. 限制陌生人互动

  • 关闭「允许利用ID/手机号添加好友」;
  • 启用「阻挡非好友讯息」;
  • 禁止自动同步通讯录好友。
  • 3. 增强账户安全

  • 开启两步验证和密码锁;
  • 关闭「允许其他装置登入」;
  • 定期检查登录设备记录,及时退出异常设备。
  • 4. 隐藏敏感信息

    LINE隐私政策

  • 关闭推送通知中的消息预览;
  • 设定贴文串的公开范围,避免默认向新好友公开。
  • 三、争议与用户应对建议

    1. 强制同意的争议

    LINE因要求用户必须勾选全部隐私条款才能使用服务引发不满,被批评剥夺用户选择权。官方解释此为保障服务优化的必要措施,但用户仍可事后通过设置部分关闭数据分享。

    2. 注意假网站与诈骗信息

  • 警惕以“分享换贴图”为名的诈骗链接;
  • 验证企业账号盾牌颜色(蓝色为认证账号,灰色需谨慎)。
  • 3. 定期检查政策更新

    LINE隐私政策可能频繁调整,建议用户关注弹窗通知,并通过「隐私权保护政策」链接查看全文变更内容。

    用户在使用LINE时,需权衡服务便利性与隐私保护。尽管隐私政策存在强制同意的争议,但通过灵活调整设置(如关闭非必要数据共享、限制陌生人互动)可降低风险。若账号被盗,需及时通过LINE客服(ID: @linehelptw)申报停权。建议定期复查隐私设定,以应对政策更新。